- 发布时间:2424-04-26
我每天需要八小时的睡眠,白天才会有精神,工作表现才会好。
事实上每个人的必要睡眠时间都不一样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还会逐渐减少。
根据科学研究,我们每一天的基线睡眠时间(最小睡眠时间)为5.5-6小时。
当我前一天睡的不好,隔天一定需要睡午觉补眠,或是晚上早点上床睡觉。
如果我多花一些时间躺在床上,通常都可以多睡一点,隔天感觉也会比较好。
因为我的年纪越来越大,所以晚上应该早点上床睡觉。
白天打盹,一般会消耗睡眠驱力,让我们晚上不容易困倦,反而很难入睡。
早上床,不见得会早睡,困了才上床。由于早上床白天又补了觉,造成晚上上床难以入睡,反而睡不好,从而强化了自己睡眠不好的信念,更影响睡眠。
如果一两天没睡觉,我担心可能会精神崩溃。
我担心长期失眠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。
当前一晚睡的不好,我知道隔天的活动一定会受到影响。
如果某个晚上我睡的不好,我知道整个星期的睡眠时间就会被打乱。
事实上,科学家作了很多“剥夺睡眠”的实验,说明即使剥夺了一个人的睡眠一段时间,尽管在睡眠剥夺过程中,被试会出现一些负性情绪,和一些反应,但是恢复睡眠以后没有出现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良反应。
另外人不睡觉,大脑也有保护自己的一个方法,叫微睡眠。微睡眠(micro sleep)指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的短暂睡眠状态,多由睡眠不足、精神疲乏、抑郁、或嗜睡症引起。对那些睡眠不足的人来说,随时都可能进入微睡眠状态,而且没有任何征兆。正是微睡眠保障了大脑功能。
当我有入睡困难或是半夜醒来后很难再入睡的情况时,我应该要一直躺在床上并且更努力地睡觉。
我担心自己可能失去控制睡眠的能力。
我的床伴可以很快入睡并且一整晚都睡的很香甜,所以我应该也是如此。
如果晚上没有适当的睡眠,隔天我简直没办法做事情。
我只有一点点的能力可以处理睡眠困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。
我们对睡眠的歪曲想法,会增加我们对睡眠的担忧,而这种担心,会让我们的交感神经兴奋和活跃,抑制了负责睡眠的副交感神经的活跃,从而然我们更难入睡。
而单纯对睡眠而言,这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本能,为了适应环境的变迁和睡眠的各种各种变化,我们身体内有内稳态系统,或者叫恒定系统,这个系统会自动调整我们的睡眠,从而适应身体和环境的变化。